纯真年代
投资额:5~10万
城市假日周刊专访《卖火柴的男孩 赚70、80后怀旧的钱》
03/29 22:00 来自 
神州加盟网
浏览量
  前几日,接到创意市集的电话,说有个媒体想采访我们,结果还没过几分钟就接到《城市假日》记者金梁的电话,说明了采访的意图,我们自然非常乐意,于是约定了时间,于次日下午在浙江日报社大堂接受采访。不巧那天金记者感冒,看他一脸疲惫,还要进行采访,我也不由感到很深的歉意。总的来讲,采访还算顺利。今天报纸刚刚出炉他就通知我了,居然慷慨的给了我们2个版面,真得要好好感谢一下金记者。:)下次定请你吃饭。

以下是文章内容,详见2008年12月12日城市假日创意版,电子版地址一同奉上: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卖火柴的男孩

赚70、80后怀旧的钱

文/本报记者 金梁 图/姚志伟 



  火柴的年代已渐行渐远,“90后”一代估计只能靠着想象来读完安徒生的《卖火柴的小姑娘》。

  这是一个打火机的年代,从一块钱一只的一次性打火机,到几年前流行的几百元的zippo,还有人会记得火柴吗?

  沈之凯是个“落伍”的80后男孩,因为他依然还在卖火柴这个玩意,奇怪的是他的生意却一直很好。“流行和时尚某些时候是背道而驰的,当大伙都在玩zippo的时候,土得掉渣的火柴成了一种潮流。”他说道。

  卖火柴的是个80后大男孩

  优先次 真年代的艺术火柴是在北京,一条专门卖创意类产品的南锣鼓巷上。店面不大,里面就两排货柜,上面堆的全是火柴,种类很多,例如生于70年代、名车、nba、十大名将等,题材众多,每一系列都是几组火柴盒子。

  记得其中有一款是灌水光荣,里面装着十个火柴盒子,每个盒子上面都是一张六七十年代的图片,然后配上一句网络语言,如“男女搭配,按揭不累”、“只有在排长队的时候,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是龙的传人”……经不住诱惑,掏钱买了几盒,价格也不算太贵,每一大盒2优惠左右。

  杭州的创意市集上,也有人卖火柴,种类与我上次见过的差不多,于是便认识了沈之凯,原来我之前看到的火柴都是他家生产的。他是杭州余杭人,80后,个子不高,1.75米,体重严重不够,才55公斤,戴副眼镜。他说小时候蛮胖的,长大后就没有再胖过。

  沈之凯在自己的新浪博客上,有这么一段自我描述:我,之所以为自己贴上80年代的标签,是因为我认为一个年代的人群有他的特点。80年代的人童年一般都是幸福的,纯真的,没有太强的物质需求,一本小人书,一支2毛的棒冰就高兴得不得了。80年代的人刚好经过优先次扩招,大家的学历都上去了,但是工作却越来越难找。80年代的人,思维活跃,比较独立,渴望创业……

  正如他说的,大学毕业后,艺术设计专业的沈之凯找了几个朋友开家广告公司,每天在加班中度过,凌晨回家是常事,生意还算不错,直到碰上了火柴,之前所有的东西都放弃了。

  2007年,一个做创意的朋友给他带了一盒酒店用的火柴,黑色的外盒上用uv工艺压着细碎的花纹,火柴又粗又长,与传统的火柴完全两个样子。“原来火柴还可以做成这样啊?”沈之凯的联想很迅速,立马想到这个艺术火柴的市场。

  从基本的粘火柴盒做起

  沈之凯觉得这玩意有市场,可别人却不觉得。“当时身边的朋友觉得我是疯了,好好的生意不做,而去卖火柴,这简单是异想天开,我家里人同样也是这么觉得。”

  2007年7月,沈之凯正式注册了“纯真年代艺术火柴”的商标,开始研发大量产品。“做广告的人都有个特点,做自己想做的创意,在火柴盒上,我能展现这个创意,所以我义无反顾地去做。”沈之凯说。

  设计出生的他,开发产品非常快,优先批艺术火柴一共做了47个系列,例如格瓦拉、老上海月份牌都是当时做的,直到如今依然卖得不错。“包装上动了不少脑筋,例如做成三角形、长形、方形等,但单独不足的是火柴的盒子质量不佳。”

  所有火柴的生产都是外包的,设计图稿的印刷也是外包,单独需要做的就是做火柴盒。“粘火柴盒,听上去很简单,可要粘得好却很有难度。”沈之凯发挥当地的优势,在老家找了几户人家,请人粘火柴盒,然后按量进行收购。

  “我们对于粘火柴盒都是外行,只能粘一道工序,然后放在一边晾干,然后再粘下一道工序。”沈之凯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很落后。关于粘火柴盒,他研究了几个月,如何粘得又好又快,这是目前很大的技术难题。不过所幸的是,粘火柴盒的成本很低,一旦粘坏了也损失不大,而且人工成本非常便宜。沈之凯找的一批工人,很多人只要在家里粘火柴盒便可,有些还是当地的老人。

  一年内开出了20多家加盟店

  这年头还有人买火柴吗?拿抽的人来说,带个打火机比带火柴要方便得多,这艺术火柴会有市场吗?

  正有此疑问时,有个电话打进了沈之凯的手机。

  “河北荆州啊?那个地方我们还没有加盟店。你想要加盟?”我从他们聊天中,听出了大概的意思,原来是有个外地人想代销他的艺术火柴。

  “按照我们之前的做法,一个地方只有一个加盟商,如果你加盟了艺术火柴,那么你们地区以后卖这个火柴,都必须从你这里进货。至于加盟嘛,必须一次性进货在三四万元以上,然后有一个自己的店面,我们的火柴加盟店一般都开在景区和商业街一带,你可以参考一下……”

  “这样的加盟商多吗?”我问道。

  “今年4月份,贵州黄果树景区内开出了优先家加盟店,后来的生意一直不错,在黄山、西塘、北京、苏州、上海等地方都有加盟店开起来。目前‘纯真年代’除了西藏、新疆外的大半个都有经销商。”沈之凯的回答让我感到意外。

  “这些经销商都从哪里来的啊?”

  “我们除了在杭州的创意市集上卖卖火柴外,从没有去其他城市,几乎所有人都是从网上找到我们的火柴。”沈之凯的成功有点意料之外,从他一个光杆司令,到如今已经拥有一个10多人的火柴盒生产小厂和一个专门的设计营销团队。

  到底什么人喜欢艺术火柴?

  在这个打火机的年代里,到底是谁在喜欢火柴?

  收集火花的?一两个月前的创意市集上,有个戴贝雷帽的老人,一口气订了五六十套火柴,据说就是为了收藏。作为全世界仅次于邮票的藏品,传统的火花的确还有市场,可这毕竟只是小范围的消费。

  沈之凯说,他卖的不只是火柴,而是一种怀旧情怀,购买的人群往往是70、80年代的占绝大多数。现在卖艺术火柴的人都喜欢自称卖“创意产品”,艺术火柴很大的特点就是把文化、艺术等元素融入到外观设计中,内容则从古代帝王、二战名将、十大元帅等历史人物,到时尚名车、城市涂鸦、影视海报等时尚题材无所不包。而像“帅哥合格证”、“光棍证”等火柴更是具有特点。

  “买火柴的人,并非他想使用火柴,只是觉得这个火柴蛮有意思的,买来收藏也好,把玩也罢,都有价值,很多买的人都是这个心态。”沈之凯分析说。

  “纯真年代”的艺术火柴,以“灌水光荣”、“格瓦拉”、“岁月如歌”、“搞笑证书”、“火红年代”等卖得很好,其中六七十年代为主题的艺术火柴,受喜欢的程度更高。“我们立足的就是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一独特文化主题,将那一年代的怀旧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相结合,创意的手段,对一些曾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进行再设计与包装,这一创意可以是新图案结合老产品的创意,也可以是老图案结合新产品的创意。”沈之凯说。

  他们较新设计的一款火柴叫“囧”,火柴图案设计得很简单,就一个“囧”字,配以网络流行的文字,卖得非常不错。

  沈子凯说,自己很佩服“卖梳子都能卖到上市”的“谭木匠”,这个拥有700家加盟商,总销量超过2亿的品牌是他现在的榜样和理想。

  当然,这类产品模仿者很多,全国各种艺术火柴店都有出现,而且某些图案很雷同。如何竞争,对于沈子凯来说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想加盟,怎么联系?
(24小时内获得回复和项目资料)
×
提交成功
长按图片保存二维码
加客服小盟领加盟礼包
相关推荐
热门加盟项目 热门加盟行业 热门项目库
加盟小助手
1对1指导
盟信通认证
省时省心
保障计划
先行赔付
无忧服务
24小时服务
免费索要资料
×
立即留言(24小时内获得回复和项目资料)
关闭 企业客服

更多商机等您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