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猫快收
投资额:1~5万
物流的12大商机和趋势
03/30 20:31 来自 
神州加盟网
浏览量

  2017年,物流的互联网化已经进入“下半场”。时至3月,各大快递企业陆续上市,顺丰王卫已经是身价超过1800亿的富豪,成为行业、社会及媒体关注的重点。今年物流究竟会是何种趋势呢?

  移动互联网的深度发展;“互联网+物流”全面洗牌;新零售经济如雨春风;电商自建物流的全面开放;全渠道驱动下的供应链深度整合;社交电商、微电商全面爆发;后一公里新商业百花齐放....下面我从以下12个方面来全面解析2017物流的发展趋势,希望对行业朋友有所启发。

  一民营快递上市,繁荣的表面,幕后危机四起

  从2016年10月开始,半年不到时间,圆通、申通、韵达、顺丰陆续上市,民营快递迎来资本化的重要的里程碑。面对一大拨快递企业全面资本化,快递业未来3-5年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呢?这成为了诸多朋友关心的优先话题。

  快递在2017年的现状其实是,表面上的繁荣,幕后有着各种危机:

  (一)快递业务量的增速将放缓:

  邮政局数据,2016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12.8亿件,这个数量看起来是很惊人的。大家在看数据的同时要看快递服务企业上游商业的变化,和前几年的电商爆炸式发展带来的快递业务量的飙升相比,现在的增速在悄然放缓。北上广的快递业务已经相对稳定,增幅的加速度将逐步放缓,能网购的人已经进入常态化的互联网生活了。

  (二)落地配在逐步蚕食快递业务

  曾经的电商快递,大多都是渠道商身份的卖家在各大电商平台上产生的订单;而今的快递大部分出货都是品牌企业,以近两年双11的交易数据可以看出,每一个品类的前5名都是品牌企业方。近几年的趋势看,各大品牌都是工厂直接发到城市云仓,各大品牌都能够大数据预测城市的销量,前期做好了供应链计划。目的城市后选择与上海万象、南京晟邦、武汉楚天、陕西黄马甲、北京京华亿家等城市宅配为代表合作,这样的服务相对来说比传统的“三通一达”可能更有竞争优势。同时以天猫超市为代表的企业,在过去两年大量的扶持了城市落地配的发展。

  (三)订单的决策权在悄然变化

  全渠道时代,每一个品牌面临线上线下多个平台的订单,包括现在微电商的发展。品牌方倒逼着进行供应链的整合。因此发货权已经不是平台电商决策了,而是品牌方决策。快递企业要获得更多的业务,必须要全面去和各大品牌方谈深度的合作。

  (四)快递企业单一的快递网络服务很难生存,供应链综合服务发展是必然趋势

  正如前面所说,品牌方现在需要全渠道的物流服务,已经不是单一的仓配服务了,需要全渠道的供应链服务。传统的“三通一达”根本没有供应链运营能力,而顺丰已早有准备,在上市后的优先个企业视频来看,顺丰已经把自身定义成企业综合供应链服务商。

  5、民营快递的基因,成为很大的挑战

  “三通一达”企业的基因成为了未来发展的重大挑战。比如近期圆通高层震荡,喻渭蛟亲自上阵,可以看出民营快递企业家族文化太强势,很难转型成职业化的管理团队;同时前面提及的供应链运营能力,民营快递企业是一律缺乏的,基因成为了当下快递企业很大的挑战,这也许是桐庐帮快递发展很大的挑战。

  (六)上市后的新一轮肉搏,快递的竞争接下来将白热化

  上市后面临财报的压力,业务增量和经营规模成为重点,现在“三通一达”个别企业现在已经开始暗中低价抢业务了,为了获取市场份额,已经将价格拉低到3.5-3.8元/件。据悉,快递单件的较低运营成本在2.5元左右,也就是现在有的竞争已经快到底线了。

  (七)电商自建物流的冲击

  物流2016年底全面开放,物流的开放不仅仅是配送的开放,的整体仓配+系统+智能物流体系全面开放,李宁、罗辑思维等都开始用的整体供应链服务,这个是传统的快递企业完全不具备的,未来趋势看,这将对民营快递企业带来各种冲击。

  (八)外卖平台和共享经济的冲击

  2017年春节过后,快递瘫痪被大面积的曝光,快递员不跑快递了,去送外卖了,特别是没有归宿感的快递加盟企业,末端站点的不稳定性,成为了传统快递发展的软肋。央视记者采访我的时候,我本人对末端快递的发展给出两个建议:

  1.业务的整合

  末端后一公里共享整合集约是必然的趋势,比如上海高校配送站“若海”、“南京熊猫快收”、“深圳猫屋”等模式代表的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探索。

  2.商业的升级

  派件建立的用户关系,让末端快递业从服务转化成创业,可以帮助社区用户建立原产地对接(农特产品原产地直供)的新业务,这可以让末端快递业获得更多的经营的商机,增加他们的城市生活的安全感和自主创业的归属感。

  整体来说,快递上市,是表面上的繁荣,接下来将面临各种挑战,这些挑战对于那些上市后盲目发展,不精练内功的企业,未来日子可能堪忧。

  二、“互联网+物流”企业究竟谁主沉浮,退潮后就知道谁在裸泳

  “互联网+物流”在2015年是风起云涌,2016年是跌宕起伏,2017年已经进入死剩无几的现状了。互联网经济,三年一个轮回,O2O就是这样的历程,今天“互联网+物流”也不例外。

  (一)外行杀入物流的:灰溜溜的离场

  曾经那些外行杀入物流行业,想一个软件平台颠覆物流行业的;那些想靠刷流量骗取资本智慧之选的;那些想急于求快,快速通吃物流行业的...曾经那些牛逼吹上天,三天两头拿到各种智慧之选的企业,现在基本上不吭声了。物流这个行业门槛很低,但水很深,不是搞一个APP就能吃透这个市场的,没有在这个领域沉淀十年八年,终是要呛水的。

  (二)优先波抢风口的物流平台:成了行业发展的先驱

  不管是车货匹配平台、还是货运模式、还是运力交易平台;不管是同城配送,还是专线平台。优先个吃螃蟹的人,未必是笑到后的人。互联网的快递迭代过程中,不是“胜者为王”,而是“剩者为王”。那些优先波抢风口的创业团队,往往缺乏坚持和沉淀。

  (三)烧钱吹牛逼、做模式的:死在这道坎上,终人走茶凉、鸡飞蛋打

  用互联网的思维硬着陆物流,一定会吃亏的,在过去三年的时间中,不少创业者拿资本的钱烧市场,学模式圈用户(卡车、黄牛或货主),实际上是吃了不少亏。物流产业的末端,根本没有诚信,也没有忠诚度,所以烧钱做模式、吹牛逼,终根本做不出规模效益,当前的物流市场,拿100亿也未必烧得透。

  在企业未卜的现状下,人才流动是釜底抽薪。很多“互联网+物流”企业拿到钱后高薪招人,空降所谓牛逼的人,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,人走茶凉、鸡飞蛋打,终留下一个空壳。

  这就是当前的“互联网+物流”各大创业平台的现状。

想加盟,怎么联系?
(24小时内获得回复和项目资料)
×
提交成功
长按图片保存二维码
加客服小盟领加盟礼包
相关推荐
热门加盟项目 热门加盟行业 热门项目库
加盟小助手
1对1指导
盟信通认证
省时省心
保障计划
先行赔付
无忧服务
24小时服务
免费索要资料
×
立即留言(24小时内获得回复和项目资料)
关闭 企业客服

更多商机等您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