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兰数字音乐教育
投资额:50~100万
音乐教育要回归孩子的热情培养
12/16 10:05 来自 
神州加盟网
浏览量

  培养孩子的音乐热情应该是一个很长的过程,需要父母的耐心和“精心设计”,这是前伊顿公学音乐总监拉尔夫·奥伍德在童年时代走上音乐之路的亲身体验,所以当他走上音乐教育之路,他同样坚持,热情比 更重要。而家长在引导孩子学音乐时,要“倾听孩子的心声,不要逼孩子”。

  今年,前伊顿公学音乐总监拉尔夫·奥伍德(Ralph Allwood) 先生将自己闻名于英国的合唱课程引进上海了。

  奥伍德先生,阿伯丁大学博士,先后担任了剑桥大学女王学院研究员,杜伦大学荣誉研究员,牛津大学三一学院合唱顾问,伊顿公学和格林威治海军学院音乐总监。

  在伊顿公学担任音乐总监26年间,奥伍德先生组建了赫赫有名的伊顿公学合唱团和Rodolfus合唱团,对伊顿公学的音乐教育有着很深的影响。如今,奥伍德先生到访上海,更带来了自己数十年的教学经验和对音乐的理解,也希望外滩君把这些良言分享给喜欢音乐的大家。

  比起为了上学加分或家长要求,奥伍德先生提倡音乐教育应该回归对孩子热情的培养。在他孩童时期,父母就未曾在音乐方面对他有过一句要求:“培养我对音乐的热情是一个很长的过程。我的父母对其非常小心,他们会故意让我经过音乐老师的家门口。听到屋里传出的琴声,我便激动地问他们:’我可以学钢琴吗?’ 他们愉快地同意了。”,奥伍德先生接着感叹道:“这个方法真的很巧妙,他们让我自己发现了对音乐的兴趣、提出了想学音乐的请求。”

  在伊顿公学,像奥伍德先生一样热爱音乐的男孩数不胜数,于是为了响应孩子的需求,渐渐形成了很成熟的音乐教育体系。在这个约1300名学生的校园,每周竟有3000多堂音乐课!全职任教的有八到十位音乐教师,除此之外,学校还邀请了近75名访问教师来提供各种乐器的课程。

  问起音乐为何受到如此重视,奥伍德先生坦白地说:“因为学生有热情。有一次,一名学生说想学钢鼓组(steel drumset)。我告诉他只要他能找到卖钢鼓组的地方、一名老师和四名想学钢鼓组的同学,我就同意开设这个课程。结果第二天,他就全部完成了。直到现在,伊顿公学还有男孩在学习钢鼓组。”

  和这些热情澎湃的英国学生相比,奥伍德先生表示学生并没有很大的不同,虽然表面上英国学生在音乐方面可能多一点自由,但学生骨子里和他们一样。所以,比起文化和国籍差异,对音乐有无热情才是能区分孩子的标准。

  以前,奥伍德先生在一所完全没有音乐课的学校做过教师。他开了一辆车,到处收集乐器,然后,他来到学校,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,示范了一遍车内的乐器,让孩子们根据喜好程度在乐器前排成一排。于是,孩子们纷纷涌过来,喊着想学这学那。他的热情感染了家长,在家长的资助下,短短两周内,他聘请了12名音乐教师;学期末诞生了优先支乐队,一年内组成了优先支管弦乐队。

  奥伍德先生补充说:“这次的成功孕育了日后更多的成功。在一个音乐气氛浓厚的学校里,自然会有更多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。在伊顿,因为已经有很多男孩在玩音乐,于是吸引了更多人的加入。当他们来参加你的演奏会,看到其他孩子在演奏乐器便会想:’我也想成为他那样。’”所以,除了对音乐本身感兴趣,这些榜样成为了另一种孩子学音乐的动力。

  可是,十个热爱音乐的孩子里总会有一个 不足,那作为音乐老师该如何应对呢?奥伍德先生的答案出人意料:“一个真正的好老师会忽略那个不和谐的声音,容许孩子犯错。”

  在一个合唱团里,走调的那个孩子不是不想做好,只是现阶段做不到。但因为他有热情,所以会不断努力,直到他发现自己问题的那一天。如果老师当面指出错误,那孩子反而会不自信并放弃努力。“我认识很多从事音乐的人,他们在学校里表现虽不是很好的,但他们为了这份热情一直努力着。”

  奥伍德先生现在在十所州立学校教音乐。1980年,他为16到20岁的青少年开设了合唱班,而四五年前他和他的朋友决定将其低龄化,专为8到15岁儿童打造了一套新的课程。现在,他想将其引入其他。这次奥伍德先生来访上海的目的,是为了在2015年暑假在包玉刚实验学校举办少年合唱团,将自己的音乐热情分享给上海的青少年歌唱者们。

  备受忽略的音乐教育应当重新受到重视。后,奥伍德先生总结了学习音乐的三个好处:

  一、开发大脑:脑部扫描显示钢琴视奏启用了脑中多区域——动作技能、视、听,还有演奏时的情感等。

  二、激发活力(vitality):音乐给予我们活力,这份活力会让我们更加热情地面对生活。

  三、带来满足感(fulfillment):玩音乐的孩子会更有成就感,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完整。毕竟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对自己的人生产生这种满足感,不管孩子终选择怎样的生活。即使在职场,对自己的从事充满热情和成就感的孩子也会脱颖而出,因为他们面对任何事都热血沸腾。

  所以,作为家长,奥伍德先生建议要“倾听孩子的心声,不要逼孩子”。即使家长不逼孩子学音乐,大部分孩子还是会自己产生兴趣。即使个别孩子需要一点敦促才会慢慢找到乐趣,但家长不应过于强求。

  作为学校的音乐老师,既要做到对学生细心、热情,也要做一个好的“外交官”。如果学校的音乐教学薄弱、与其它课程冲突,那应该抱着积极和热情的心态和其它部门协商,问他们面临着哪些问题,自己怎么做才能有所帮助。

  作为一所学校,应该学会变通,尊重每个学生的愿望和兴趣,给他们自由选择的空间。文章来源:外滩教育。

想加盟,怎么联系?
(24小时内获得回复和项目资料)
×
提交成功
长按图片保存二维码
加客服小盟领加盟礼包
相关推荐
热门加盟项目 热门加盟行业 热门项目库
加盟小助手
1对1指导
盟信通认证
省时省心
保障计划
先行赔付
无忧服务
24小时服务
免费索要资料
×
立即留言(24小时内获得回复和项目资料)
关闭 企业客服

更多商机等您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