护童学习桌
投资额:5~10万
世界上比较有钱的老爸,比较穷的“富二代”?!!
04/30 09:05 来自 
神州加盟网
浏览量

  彼得.巴菲特:世界首富的穷儿子

  “彼得说,父亲打造了一个财富帝国,他很幸福。但他的幸福,和自己的一样,都不是金钱买来的,而是坚忍不拔的意志带来的。”--彼得巴菲特

  在开始讲述彼得·巴菲特的故事前,我们先回头看看他的背景。他的父亲,奥伦·巴菲特,全球有名股票加盟商、2008年超越比尔·盖茨的新世界首富、2009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、2010年不少名流富豪挤破脑袋花近百万与其共进午餐的“股神”。背靠着这样一位“世界首富”父亲的彼得·巴菲特,将怎样去续写“股神”父亲的天资和荣光?作为全球引人瞩目的“富二代”,他和父亲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父子情呢?


  其实,我的“股神”爸爸只是个普通小老头

  彼得的童年时光,是在美国中西部小镇奥马哈度过的。父亲在他两岁时,花3万美金,买下了一栋建于20世纪初没有围墙的老房子。离外祖父母家只有两个街区,彼得之所以那么喜欢去外祖母家,是因为可以吃到加了糖果的甜筒冰激凌。

  那时,父亲奥伦·巴菲特一点名气都没有,家庭条件和其他普通美庭没什么不同。“很小我就知道钱要靠自己挣。父亲跟我和哥哥姐姐说:‘我的钱都是干活挣来的,所以不会白白给你们。”为了挣点零用钱,彼得总是抢着干活:扫地、擦窗户、给花草施肥浇水。

  那时候,彼得家中的后门全天敞开着,邻居可以随时进出。因为,热情好客又喜欢当“知心大姐”的母亲朋友遍布整个小镇,女人们有什么生活和感情上的郁闷,都喜欢来找她倾诉。后来父亲受到关注后,找妈妈聊天的人依然络绎不绝。而父亲没有用任何语言和行动去声明:我们家是非凡的家庭,不能随便出入。只是,后门不再敞开,巴菲特亲自在门上挂了一块布,上面写着:“医生在里面。”

  在外人眼中,奥伦·巴菲特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股神,但在彼得和他的哥哥、姐姐眼中,他就是一个日渐苍老的普通老头。至今,巴菲特还和妻子住在他50多年前花3万美金买来的那栋老房子里。“很多时候,父亲都自己开车上下班,他的车比我的车也好不到哪里去。”彼得说,如果你偶然去造访父母的家,会惊奇地发现这个家和50年前没什么两样。除了巴菲特已经是年过80的白发老头外,他穿的睡衣、戴的眼镜和躺的摇椅以及摇椅旁桌子上的炸薯条和三明治,都和50年前没什么两样。

  钱只会让纯洁的父子关系变得复杂

  “当我问他为什么别的小孩不用干活就有钱,他总是说,因为你的父亲是奥伦·巴菲特。”但是,当彼得17岁时,父亲在智慧之选方面的才能和他的财富,开始被美国人津津乐道。这一年,彼得经由《华盛顿邮报》发行人的一封推荐信,进入了有名的斯坦福大学学习。毋庸置疑,巴菲特的姓氏也是让他能如此容易地进入斯坦福大学的重要原因。

  他跟父亲说,如果自己不是巴菲特的儿子,那么就不会遭受别人的质疑了。父亲说:“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努力和成绩,来说明你当之无愧呢?再说,你不是一直想要挣更多的钱吗?读这所大学的商科是很好的起步。”于是,彼得开始埋头努力学习,花了一年半的时间,将20门基础课全部修完。但是彼得却一点都不高兴,他跟父亲说:“如果我辍学,您是否会觉得脸上无光?”巴菲特笑着答:“你的姐姐和哥哥,不也是这样吗?人们顶多说你步了苏茜和豪依的后尘。”

  父亲还跟他说:“我知道你一直想做自己的事情,比如做音乐家。而我曾经那么希望你能做一个智慧之选家。我仍然记得你7岁那年,坐在钢琴前,把一首欢快无比的《洋基队歌》弹成了哀乐。” 父亲接着说,能把欢快的音乐弹成哀乐,说明两个问题:一是弹奏者心情糟糕,二是他具备非凡的音乐天分。

  中途退学的彼得准备投身于音乐创作。但是,他身无分文。不用问,父亲不会再给他一分生活费。“这是因为我已经19岁了,而且父亲本来就是个吝啬鬼。”彼得笑着说。祖父曾经给了他9万美元,但却被父亲拿去变成了伯克希尔·哈撒韦公司的股份。他跟儿子说:“再过10年,这些钱至少能变成900万美元,30年之后,也许就是5000 万。”彼得却很快就卖了股票,拿着这笔钱搬到旧金山,租了一套小房子,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。

  然后,他在报纸上刊登分类广告,为人们提供录音服务,每小时35美元。断断续续地有顾客来,一个星期录几个小时,赚一两百美元勉强度日。

  当有人听到彼得的巴菲特姓氏,都会问他是不是有名歌星吉米·巴菲特的什么人,他笑着说自己是他的一个远房亲戚。在为别人录音的同时,一心想当作曲家的彼得却没有卖出一首曲子。他深知父亲的脾气,所以每次和他见面或者通电话时,彼得总是乐呵呵的,从不跟父亲说自己的窘迫,也坚决不跟他开口要钱。巴菲特却不时提醒儿子:“要学会用自己挣的钱,去做更大的梦。”

  终于等来了机会,某天彼得正在擦洗那部破败不堪的车时,邻居把他介绍给了自己做动画制作的女婿,为一个新成立的有线电视频道做10秒钟的插播广告,报酬1000美元。这让彼得兴奋不已。很快,那个电视频道因此大火,这就是有名的MTV音乐频道。

  从那以后,彼得可以靠作曲为生。“扩大音乐工作室规模、租房子、结婚,购置参加活动的西装。这些都是我自己挣的钱。”彼得得意洋洋地跟父亲炫耀时,巴菲特也不说话,而是微笑着点头。

  30岁那年,彼得已经是一对双胞胎女儿的父亲,一家四口一直住在一套不足100平方米的房子里。他很想让妻子和女儿生活得更好些,于是生平优先次开口跟父亲借钱。父亲摇着头说: “金钱会将我们纯洁的父子关系变得复杂。你应该像其他美国人一样借钱买房,然后凭自己的能力把借钱还上。”彼得在心里告诉自己:“我发誓,这是我后一次跟父亲借钱。”

  父亲的爱,不是金钱而是信任

  父亲拒绝借钱给自己,彼得还是沮丧了好一阵。他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富豪,为何却不肯借给自己儿子一个子儿?彼得一气之下借钱买了套大房子,每个月负担几万美金的借钱。几年之后,他不堪借钱的压力,又将大房子卖掉换了套小公寓。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,父亲那么做,只不过是想让他自己去经历和懂得生活,父亲的爱不是金钱而是信任。

  彼得一度想把音乐舞蹈剧《魂》做成巡回演出,但需要很大一笔钱,父亲跟他说:“你先去筹到90%的钱,剩下的10%,我借给你。”于是,彼得去找很多机构和人,他们无一例外地问:“你没有钱吗?没有的话,跟你爸要不就得了?”彼得不得不厚着脸皮跟人说:“其实,奥伦·巴菲特除了做善事事业很大方外,从不轻易给人一美分。”原来,靠巴菲特的姓氏是借不来钱的。谁会相信身价几百亿的富豪之子,竟然会开口跟人借几十万美元?

  再后来,彼得专门去找一些并不认识自己是谁的机构和人,而一旦有人对他的姓氏感到好奇,他就说自己与奥伦·巴菲特毫无关系。他宁愿大家是欣赏他的音乐和人品,才对他施以援手的。

  靠着四处筹借的钱和父亲借给他的那10%,由彼得策划、编写、制作的音乐舞蹈剧《魂》终于在华盛顿广场进行了盛大演出。母亲、哥哥和姐姐去看了舞蹈剧,但是父亲没有去。“他没有接到我的邀请。我为什么要让他去破坏气氛抢了我的风头呢?”彼得大笑着说。

  然后,他出了数张专辑,凭借讲述印第安原住民的剧集《500部落》获得美国电视节很高荣誉“艾美奖”。然后又凭借为好莱坞电影《与狼共舞》的配乐,夺得奥斯卡奖。他靠自己的努力,为妻子和女儿在密歇根湖买了别墅,也终于有了专业级别的音乐工作室。彼得也让所有人心悦诚服地对他做出这样的称赞:“我很惊讶你竟然没有子承父业,但我更惊讶的是,你居然成了音乐界的‘奥伦·巴菲特’。”

  2006年,全世界见证了奥伦·巴菲特的一大善举,他宣布把大部分财产,高达370亿美元的钱捐给比尔与梅林达·盖茨基金会。而在前三个月,父亲给彼得打了电话,告诉他自己的想法。彼得真诚地跟父亲说:“爸爸,我真为你骄傲!”从不表扬儿子,而在儿子眼中也不可能有时间关注自己音乐的巴菲特,在电话里跟儿子说:“孩子,我也为你骄傲!”对父亲来说,儿子虽然没有继承事业,但他对自己喜爱的事业的投入和专注、即使功成名就依然不变的平常和淡定,都不愧巴菲特这个响当当的姓氏。

  除了从事的工作不一样外,父子俩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。彼得一直住在离纽约市区两小时车程的地方,去纽约市区,彼得大部分是坐地铁或走路。彼得在家里的时候,开一辆跟纽约出租车一个款型的老破车。“有很多人,把有什么牌子和型号的车作为身份的标志。我觉得能把车里加上汽油,开着它到达我想要去的地方,就够了。”他说完后又笑着补充,“你别以为我就穷得只剩下一辆车。我还有一辆呢,是我上高中时买的。我留着那辆车,因为它带给我很多美好的记忆,比如,我父亲虽然很有钱,但我却靠自己打工挣钱买了车!”熟悉巴菲特的人会说:他节俭又低调的小儿子彼得像他。

  属于巴菲特家族的成功版本

  如果当初在斯坦福大学顺利毕业,彼得很有可能进入华尔街,成为一个叱咤商场的精英。即使他没有那个能力,也一定有人因为他的父亲巴菲特,让他成为商界的一颗新星。而父亲曾经也的确希望他能这么做。“在要不要继续读完商科,从而进入华尔街工作,我思考了15分钟。然后我知道,那不是我的兴趣所在。”

  刚开始做音乐的一年,每次回到奥马哈,彼得总是忍不住向父亲解释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计划。终于有一天,在他要出门的时候,巴菲特说:“儿子,我们做的是同一件事情,你是以音乐为。伯克希尔公司则是我的,我很乐意每天在上面添上几笔。我希望你也是。”彼得没有出声,但他知道,这是父亲送给他很好的祝福。从事什么工作,与获得多少金钱没有直接关系,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快乐。

  彼得有一对双胞胎女儿,她们不喜欢祖父那样的工作,也不喜欢父亲的,后,她们都做了售货员。其中一个女儿一直跟别人租房住。但在祖父眼中,她们和父亲一样,都是他的骄傲,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“巴菲特家族规则”:“金钱并不能买来幸福,人的价值观才是稳定的货币。”

  彼得说,父亲打造了一个财富帝国,他很幸福。但他的幸福,和自己的一样,都不是金钱买来的,而是坚忍不拔的意志带来的。

  现在,彼得和父亲每年多能见四五次面。平时,他们会互相打电话,告诉彼此前些天他们在干吗,遇见了什么有趣的人和事。彼得说,比如他2011年两次来时,父子俩就会经常通电话,交流各自的所见所闻。“如果有机会,我希望能在北京举行一次演唱会。而我父亲则和我不约而同地认为,如果有大剧院、紫禁城和胡同三个地方备选,我们应该选择人来人往的胡同。”说完他笑道:“反正走在北京的街头,没有一个人知道我是谁。所以也不会引起交通堵塞。”

想加盟,怎么联系?
(24小时内获得回复和项目资料)
×
提交成功
长按图片保存二维码
加客服小盟领加盟礼包
相关推荐
热门加盟项目 热门加盟行业 热门项目库
加盟小助手
1对1指导
盟信通认证
省时省心
保障计划
先行赔付
无忧服务
24小时服务
免费索要资料
×
立即留言(24小时内获得回复和项目资料)
关闭 企业客服

更多商机等您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