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6银饰
投资额:5~10万
V6分享 |同样以银为美,汉族的银饰与苗族、侗族有何不同?
12/16 14:44 来自 
神州加盟网
浏览量

苗族、侗族等少数民族都以银为美,尚银的风俗古而有之,其实,汉族对银饰的喜爱也不遑多让。和少数民族的银饰风格略有不同,汉族银饰特别注重文字和图形的搭配,即“图必有意,意必吉祥”,而在设计上,更讲究“巧”和“满”。

无银不成饰

在古代,银饰不仅被看成财富的象征,更被认为具有祛病延年、吉祥如意的结果,因而被古人广泛制作成各种装饰物。特别是在明清时期,民间更是有“无银不成饰”的说法。工艺是鉴定银饰很重要的一点,指的是錾刻、刀刻、错银等工艺,再复杂的就是掐丝、缠丝、绕丝。由这些工艺所做成的银饰上的图案,也是相当考究。

银饰上的花纹:图必有意,意必吉祥

所有的金银饰都是由吉祥图案组成的,有图必吉祥,吉祥文字就是福禄寿喜、动物的是蝙蝠喜鹊、人物的有百子图、五子夺魁图等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同为汉族饰品,其风格也呈现出南北差异。北方制品重材质,分量足,工艺略简;南方出品则材质稍轻,以繁复精湛的技艺取胜。

老银讲究“巧”和“满”

银饰之美在于银匠。从设计方面来讲,造型优美流畅,装饰很好,各种关系处理得当,称之为“巧”。至于“满”,详略得当,达到审美的愉悦,就可以说“工满”了。从收藏方面来讲,主要讲的是装饰得越多越好,工越细越好。

很好的保养是“佩戴”

在金、银、铜、铁、锡五大金属中,银排列第二,而银的流通比金更为广泛,这与它抗腐蚀强的性能密不可分。

银饰很好的保养方式就是经常佩戴,这样银饰会产生自然而温润的光泽。如果放置长时间不用,容易氧化变黑,变黑时用软毛刷子沾去污剂或牙膏擦洗,但是不能将银饰的包浆刷掉,包浆也就是“皮壳”,是银饰在佩戴过程中自然形成的,皮壳被擦掉,银饰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。

(文章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)

想加盟,怎么联系?
(24小时内获得回复和项目资料)
×
提交成功
长按图片保存二维码
加客服小盟领加盟礼包
相关推荐
热门加盟项目 热门加盟行业 热门项目库
加盟小助手
1对1指导
盟信通认证
省时省心
保障计划
先行赔付
无忧服务
24小时服务
免费索要资料
×
立即留言(24小时内获得回复和项目资料)
关闭 企业客服

更多商机等您咨询